强调脏腑辩证,名老中医--张炳厚_
精准匹配效率高
全程跟踪助力学习

强调脏腑辩证,名老中医--张炳厚

张炳厚,男,北京市房山人。主任医师,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全国首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导师。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较长时间跟随秦伯未、王文鼎、宋向元、刘渡舟、王绵之、祝谌予等十余位著名中医专家学艺。曾任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副局长、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院长、北京中医医院大内科主任兼肾病科主任。是全国第二、

二维码

张炳厚,男,北京市房山人。主任医师,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全国首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导师。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较长时间跟随秦伯未、王文鼎、宋向元、刘渡舟、王绵之、祝谌予等十余位著名中医专家学艺。曾任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副局长、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院长、北京中医医院大内科主任兼肾病科主任。是全国第二、第三、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诊疗范围
擅治各种痛证(包括血管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肾脏病、胆囊炎、胆结石、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带状疱疹、过敏性皮炎、顽固性荨麻疹及各种内科杂病、怪病。
 
学术思想
(一)讲究辩证,精益求精
1、重视脏腑辩证
张老认为辩证必求于本,本于八纲,本于脏腑。不论疾病如何复杂或如何简单,都要辩清寒热、虚实、阴阳、表里以明确病性,辩清脏腑,找到病位。他非常推崇王清任“看病不明脏肺,无异于盲子夜行”的观点,强调脏腑辩证。他认为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都依服于脏腑,各种病理改变与脏腑密切相关。疾病各有所属脏腑,找到病变脏腑即寻到了疾病的根源。而五脏之中,脾与肾即“后天”与“先天”,生理上相互资助,相互促进,病理上相互影响。受前贤李东垣补脾治后天和张景岳补肾治先天的影响,在脏腑辩证中,尤为重视脾肾两脏。2、四诊确切真实全面
疾病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同一疾病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同一症状又常反映不同的病机,临证详问病情,掌握全面而确切的症状,根据第一手材料,准确把握重要症候,作出正确辩证,是张老辨证的又一特点,当患者不能确切地叙述症状时,张老常用通俗的方法启发患者。
3、注重个别症状在辩证中的关键作用
张老强调四诊获得的材料中个别症状往往是辨证的关键。
4、围绕主症进行辩证
张老常讲疾病的主症随病机的转化而变化,主症能揭示疾病的本质,临床必须围绕主症进行辩证。当病情复杂,症状繁多,主次难辩时就以患者感觉最痛苦的症状为辩证依据。
5、在病程的发展中不断进行辩证
张老认为疾病在治疗过程中,证是在不断变化的,医者必须很据病情不断进行辩证,才能保证疗效。
(二)博采众长,选方新颖
张老常讲治病如同与敌人作战,中医治病讲究理法方药,理是战略,法是战术,方药是武器。辩证立法准确只是有了正确的战略战术,要取得胜利还必须有“枪支弹药”。他在临证中选方准、用药精。
1、强调运用前贤成方
他认为成方是前人长期临床经验的结晶,药物配伍精当合理,好的成方如同一颗重型炸弹。前贤的成方都是报据中医基础理论,按君臣佐使的原则由多种药物组合而成,要把成方使用得得心应手,就必须不断地通过临实践提高辩证、立法、选方用药三位一体的水平。辩证准确,选方怡当能收到显著的疗效,事半功倍。
2、创用类方
张老学习《伤寒论》颇受其中类方的启发,创建了治疗头痛的川芎茶调散类方,有滋补肝肾茶调散、益气养血茶调散、活血化瘀茶调散,这些类方治疗各类头病都有理想的疗效。
3、重视民间验方
张老认为,验方能流传定有其疗效,有疗效说明组方就有其合理性,他重视学习运用民间验方,并在临床中揣摩验证,不断扩展应用范围。
4、善学同行,博采众长
对于前来求诊的患者,张老总是认真复习前面的病历,学习他人之长。
(三)用药独特,强调引经
1、主要药用量大
张老强调针对主症、主要病机的君药用量定要大,使治本之品量大力宏,起到主宰作用。有时一味药量的增加可以改变一方的疗效。
2、善虫类药
张老认为虫类药的特性是行走攻窜,用以通经达络,胜于本草植物药;虫类药为血肉有情之品,能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搜剔逐邪。虫类药在治疗痛证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讲究引经报使
张老认为,通过辩证确定了病变的经络或脏腑后,在方药中用不同的引经报使药,使药效集中,直达病所,可以提高疗效。引经药可用一味、两味,必要时可用方引经,效果更好。特别是治疗痛证,因有明确的部位,加引经药尤为重要。
 
 
研究成果
创出众多类方和通用方制剂。如自拟“川芎茶调散类方”(滋肾茶调散、益气茶调散、活血化瘀茶调散等)治疗多种内伤头痛。 其以“加味滋生清阳汤”治疗高血压、三叉神经痛;以“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以“加味爽胃饮”治疗急、慢性胃炎;以“开胃进食汤”、“济生橘皮竹茹汤”治疗胃动力减弱;以“胆囊Ⅰ号”治疗胆囊炎;以“止咳定喘汤”治疗咳喘;以“痹证三两三”加减十四法治疗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以“清肾丸”治疗再发性尿路感染;以“五藤五皮饮”治疗多种过敏性疾患等等。
“川芎茶调散类方治疗血管性头痛虚证216例临床观察与机理研究”、“清胆利湿汤(丸)治疗肝胆湿热型胆囊炎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益肾通脑宁机理研究”等多项科研成果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部级)科技成果奖。
《中医内科学问答题库》获1990年北京联合大学教育奖。
 

中医师承咨询热线:13051379723(微信同号)

  • 推广中医师承
  • 发掘确有专长
  • 促进中医发展
  • 宣传中医文化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 依康师承中心 招生热线: 13051379723 电子邮件: yikangxinxi@126.com

微信:依康师承中心

微博:依康师承中心

备案信息 :京ICP备2021002754号


Copyright © 2021   北京依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