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忠英,现代医家名。 1938年 6月出生,河北滦县人,主任医师、教授。毕业于北京市中医进修学校,现任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温病教研室主任,兼任北京中医药学会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
擅长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肠胃病、肝病、肾病、心脑血管疾病、癫痫及内科疑难病。
学术兼职
历任北京中医药学会基础理论专业学会委员。
学术思想
(一)根据五脏特点,实施五脏补益
五脏补益法,是高老师根据脏腑生理特点而提出的补益五脏虚证必须遵守的治疗法则。五脏虚证,不外乎五脏气、血、阴、阳之不足,但是因为五脏的生理条件各异,其产生的病理变化必然有别,所以在治疗五脏虚证时运用的补益方药就有所不同。正如高老师所说;“大凡补益之剂,其组方之法,必以脏腑生理与病理特点为基础,失此则无的放矢,群药无主,补之无益反受其害。”
(二)重视人之阳气,善用温热药物
中医认为,“阴平阳秘”,则健康无病,而“阴阳之要,阳密乃固”,突出了阳气在人体的重要作用。基于此观点,高老师在临证中十分注重人体阳气的盛衰,并善于使用温热药物。
科研成果
1992年其主持的“脾胃中药方剂知识库”(国家级重点科研课题之子课题),获北京市局级科技成果一等奖。
获奖情况
1991年主持的国家级科研分课题“脾胃中药方剂知识库”获市局科技成果一等奖。
1997年荣获卫生部认定的全国500名老中医药专家,第2、3批继承人导师。
2000年主持“五脏方药知识库”,在第五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上获特等国际金奖。
中医师承咨询热线:13051379723(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