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学义,现代医家名。著名中医专家,主任医师,教授。1926年出生于北京市,曾任北京儿童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一九九七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一九四四年毕业于北平国医学院医科班,同年拜北京四大名医孔伯华为师,为孔师之关门弟子,随师研习十一年,深得前辈治学精髓真传。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曾任北京市东城区联合诊所所长,积极协助传染病医院、北京儿童医院治疗各种瘟疫杂病,成绩卓著,后受市儿童医院诸福棠院长之聘到北京儿童医院工作。曾任中国中医药学会理事。
教育经历
1944年毕业于北平国医学院医科班
毕业后正式拜北京四大名医孔伯华先生为师,为孔师之关门弟子,随师研习11年
工作经历
50年代初,曾任东城区联合诊所第一任所长,并协助传染病医院、北京儿童医院。
后受市儿童医院诸福棠院长之聘到北京儿童医院工作。
研究方向
擅长治疗温热病、疑难杂症而闻名。对小儿肝、胆、脾、胃、心、肾、肺疾病的治疗经验丰富。擅长治疗儿科咳喘症、消化不良厌食症、肝胆病、病毒性心肌炎、急慢性肾病、紫癜病、发育迟缓综合征、乳儿黄疸综合征、小儿疳积、心脏病、肺炎、支气管哮喘,以及内科、妇科及皮肤科等疾病。
学术思想
裴老的学术思想奠基于《内经》,并在通晓仲景的《伤寒》,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朱丹溪、刘完素等历代医家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继承发展,灵活创新。
l善用辛凉,清利湿热
裴老师从孔伯华先生,其用药以辛凉派著称,擅长治疗温热病。裴老推崇钱乙的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儿未壮。”“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观点,用药上不忘“小儿之脏腑柔弱,不可痛击,尤下必忘津液而成疳”。临证中时时注意调护脾胃,顾护阴液。.
2注重调护脾胃
脾胃为万物之母,人体气机生长的枢纽。在临证中裴老不论治疗外感,还是杂病均注意调理脾胃之气。关于胃者,必从胃治,不关于胃者也时刻不忘脾胃这一根本。
3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裴老主张遵古而不泥古,经常教导学生要有创新精神,把祖国医学和现代医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在临证中注意把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相结合。
4善用对药、生药、藤类药
作为一名老中医,裴老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疗儿科疾病的理法方药,源于古人而有新论。善用对药,对药属于中药配伍的范畴,是裴老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临证实践的体现。认为将二药配伍应用起到协同作用,且可互消其副反应,专其所长。
裴老在遣方用药时经常选用生药。生药取其原有药性,因作用不同,用法有别。
此外,裴老在治疗小儿风湿痹证中经常选用藤类药。
中医师承咨询热线:13051379723(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