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干预、早治疗——中医糖尿病前期未病先防_
精准匹配效率高
全程跟踪助力学习

早干预、早治疗——中医糖尿病前期未病先防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长期慢性高血糖及代谢紊乱引起的多种并发症难以逆转。然而,在糖尿病前期进行有效的干预,可推迟甚至阻断糖尿病的发生,其中有1/3的患者可恢复到正常状态,因此早期干预意义重大。

二维码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长期慢性高血糖及代谢紊乱引起的多种并发症难以逆转。然而,在糖尿病前期进行有效的干预,可推迟甚至阻断糖尿病的发生,其中有1/3的患者可恢复到正常状态,因此早期干预意义重大。
 
  糖尿病前期一般临床症状不典型,可表现为形体肥胖,腰臀围比和体质指数异常升高,食欲亢盛,体质壮实,但耐力降低,多数患者在健康体检或因其他疾病检查时发现。
 
 
  糖尿病前期是指由血糖调节正常发展为血糖调节受损,血糖升高但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状态,包括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受损,二者可单独或合并出现。严格地说:当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5.6 mmol/L且<7.0 mmol/L且进食后2h静脉血浆血糖<7.8 mmol/L;以及进食后2h静脉血浆葡萄糖≥7.8 mmol/L且<11.1 mmol/L且空腹静脉血浆血糖<7.0 mmol/L,表明这个人的糖代谢已经出现问题,但还不足以诊断为糖尿病。
 
 
糖代谢状态分类
 
  在糖尿病前期进行有效的干预,可推迟甚至阻断糖尿病的发生,其中有1/3的患者可恢复到正常状态,因此早期干预意义重大。糖尿病前期属于中医"脾瘅""未病"等范畴。"脾瘅"一词首见于《素问·奇病论》:"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转为消渴",说明脾瘅如不及时干预可转为消渴,进一步证明脾瘅相当于糖尿病前期,即糖调节受损阶段。糖尿病前期重在早期预防,阻止疾病进一步发展为糖尿病。其中肥胖或超重者多属痰浊,中等体型或消瘦者多属阴虚。痰浊者治以消膏转浊,气滞痰阻者治以理气化痰,脾虚痰湿者治以健脾化痰,阴虚气滞者治以养阴理气。
 
  糖尿病前期患者需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自己管理自己,首先调整饮食,少食肥甘厚味、煎炸烧烤、膨化食品和碳酸饮料,饮食以清淡为主,适当食用粗粮,多食绿色蔬菜;其次适当运动,保持情绪稳定以及心态平衡,从而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师承咨询热线:13051379723(微信同号)

  • 推广中医师承
  • 发掘确有专长
  • 促进中医发展
  • 宣传中医文化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 依康师承中心 招生热线: 13051379723 电子邮件: yikangxinxi@126.com

微信:依康师承中心

微博:依康师承中心

备案信息 :京ICP备2021002754号


Copyright © 2021   北京依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