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什么时候出现的?_
精准匹配效率高
全程跟踪助力学习

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什么时候出现的?

从远古社会医药的起源,到战国时期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古代医药学家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医药学知识,并将其总结、升华为中医理论。

二维码



从远古社会医药的起源,到战国时期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古代医药学家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医药学知识,并将其总结、升华为中医理论。

如殷商时期,药物已相当丰富,并且在医疗实践中将 “毒药”应用于治病;西周时期,医家不仅为疾病确立了专门病名,还提出发病和药物治病等理论;春秋时期,秦国医和提出“六气致病”理论,开创了中医病因理论的先河;战国时期,扁鹊仓公等专业医生出现,确立部分疾病的诊断方法,医学知识传播更加广泛。如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诊病已能 “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说明 “四诊”方法已基本形成。

除应用药物、针灸、导引等治病方法外,还出现利用情绪变化治病的疗法,如 《吕氏春秋》记载文贽用激怒方法治愈齐闵王的忧思病。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一批医学资料中,《五十二病方》记载了103个病名,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范围,并记载247个药名、283个药方,说明战国时期的医药水平已有很大提高。

中医师承咨询热线:13051379723(微信同号)

  • 推广中医师承
  • 发掘确有专长
  • 促进中医发展
  • 宣传中医文化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 依康师承中心 招生热线: 13051379723 电子邮件: yikangxinxi@126.com

微信:依康师承中心

微博:依康师承中心

备案信息 :京ICP备2021002754号


Copyright © 2021   北京依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